查看原文
其他

“代骂”过嘴瘾?解气背后是戾气

樊成 光明日报 2022-06-29


文|樊成


“是不是很生气?是不是有口难开?没关系,交给我,我来帮你。请叫我陪骂侠。”最近,一篇题为《不会骂人的年轻人,催生了“代骂”产业链》的文章被热传。

 
文中举了不少“找代骂”的例子。比如,因拒绝出轨前男友求复合,被对方骂了一通的女孩昭昭,在网上找到了陪骂服务,十分钟收费五元。加微信后,昭昭把自己和前男友的情况介绍给这位陪骂侠,并将前男友的联系方式发给对方。半小时后,陪骂侠发来了一份和昭昭前男友的聊天记录:在十分钟内,陪骂侠发了七条信息,将其前男友骂到说不出来话。
 
整个事件看下来,无论是“消费者”还是围观者,可能都觉得比较解气,但是细看那七条骂对方的话,却又让人觉得这似乎并不妥。这些代骂服务,有多少是就事论事、有理有据地指责对方呢?无非是一些耍狠、刻奇和文字游戏,除了过过嘴瘾,并不利于解决实际问题,只会进一步激发矛盾。

 
生活中,的确有一些人不善言辞,尤其是在气愤、焦急、郁闷的情绪下,更加不会反驳对方。但是,这种劣势可不可以通过金钱来弥补,通过“商家”来代劳呢?如果是请律师诉诸法律,这很正常;但是请伶牙俐齿之人骂回去,恐怕另当别论了。俗话说,若程序不公平,则结果无正义。如果手段本身就是不合理甚至不合法的,结果也就难言正当。
 
我国《治安管理处罚法》第四十二条规定,多次发送淫秽、侮辱、恐吓或者其他信息,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,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;情节较重的,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,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。对于个人来说,肆意辱骂他人都可能涉嫌违法,更何况是将骂人作为收费服务,甚至产业化呢?这触碰的绝不仅仅是道德底线,而是已经明显涉及违法违规,必须给予摒弃。
 
事实上,类似的代骂服务,并不是最近才有。早在2013年就有媒体报道,有淘宝商家开始提供一项新型服务:按照客户需要骂客户。用文字骂人,2元一次,一次5分钟,用电话和语音,则价格更高。一些店家为照顾老顾客,还推出100元包月的骂人服务。说白了,这不就是更加精准的、个性化的“呼死你”吗?

 
针对网络代骂服务,也并不是没有过整治。2016年,淘宝曾清理过一轮,删除此类违法违禁、扰乱平台秩序的商品234万余条。但是2019年媒体还曾报道,在很多电商平台,网络代骂服务愈演愈烈,出现了各种花样的代骂服务。诸如“一键秒喷,帮忙骂人,支持普通话及多地方言”“专业代吵,不赢全额退款,支持语音、电话”等宣传语甚是流行。
 
一些“被利用”的交易平台需要认识到,就和那些不合格商品一样,代骂作为不合适的服务,也不应该在平台堂而皇之的交易。对于这些有可能违法,至少是有悖公序良俗的服务,该下架就下架,该巡查就巡查,要有长久治理、彻底清理的日常维护思维。这不仅是对用户负责,也是对网络生态负责。
 
近年来,网络戾气本就是一个比较突出的不良现象,如果任凭代骂服务泛滥,只会加重这种戾气,不利于构建和谐清朗的网络空间。商业时代,我们鼓励多元和创新,但并不是所有事情都适合做成生意。而且,并不是所有寻求代骂服务的人,都一定有难以表达的委屈,甚至自己占不占理都不一定。或许那个被骂的一方,才是真正的受害者。
 
热点视频推荐
↓↓↓
更多内容
关注“光明时评微信视频号
↓↓↓
关注“光明日报微信视频号
↓↓↓
奥运选手失利,就该被网暴?高分考生学考古,为什么又成新闻
“救命文档”,公共参与的新方式
你有多久没去KTV了?了不起的“河南老乡”



字:樊成
图片:网
朗诵:王茜
责编:王远方
编辑:张永群 孙岱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